在那个粮食紧张、物资比较匮乏的时期,能干的外婆总是精打细算将单调的生活变的有滋有味,平日里总会拿出节省下的粮食给我们炒制棋子豆,给我们解解馋。
外婆做的棋子豆,那可谓是色、香、味俱全.这不,一大早,勤劳的外婆开始紧锣密鼓忙活起来。先是在面粉里按一定比例加入水、酵母、盐、茴香、椒叶等仔细的制成软硬适中的面团,盖上锅盖进行发酵.趁着醒面的那一会功夫,外婆在院子里生起灶火,大铁锅置于柴火上面,麻利地将事先准备好的白沙土(崖边的土)倒进去,慢慢搅动,让它慢慢加热……
一会后,外婆三步并作两步回到厨房,掀开锅盖,用指尖轻轻按压面团,面团很快弹回——面发好了。外婆麻利的系上围裙、撸起袖子,将发好的面团揉搓排气、分成大小相同的剂子,擀成1厘米厚的面饼,再将面饼切成宽约1厘米的长条进行揉搓,最后切成蚕豆般大小的面豆,整个过程一气呵成。接下来就是炒制了,这个可是技术活,考验的是体力、耐心、还有火候。
锅里的土开始“咕嘟咕嘟”冒土泡了,外婆将成型的面豆放进锅里,拿起大铲,甩开膀子双手交替着不停的搅动、翻炒,以防炒糊了.我们几个小辈就承担起了抱柴烧火的重任,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,太大的话容易糊,太小的话影响口感.只一会儿,外婆的额头上沁满细密的汗珠。
炉膛里的火苗舞动着,大铁锅酝酿着美味,灶台上徐徐上升的烟气被风吹散,空气中弥漫着黄土的气息和棋子豆的香味。在外婆添柴、减柴的嘱咐声、搅动翻炒的“哧哧”声和我们兄妹的嬉笑打闹声中香喷喷的棋子豆出锅了,色泽金黄颗粒饱满均匀、让人垂涎,不等过筛放凉,便被我们几个迫不及待的抢着吃起来。
后来上学离家,棋子豆也成了我每次必备的美味,外婆便早早准备好了棋子豆,而棋子豆的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,面粉中有加了鸡蛋、芝麻的,还有甜味的。抓一把塞进嘴里,嘎嘣脆,带着黄土的气息,越吃越香,看着我狼吞虎咽的吃相。这时,外婆总会笑着说:“多着呢,慢慢吃,去学校时给你多带些。”
美好的日子在棋子豆的陪伴下匆匆而过。长大了离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多,外婆也一天天变得衰老起来,腰身不再挺拔,双腿也不再坚实,曾经的精神抖擞也变得步履蹒跚!
忘不了那个深秋的午后,我准备乘车赶往学校,背着那个装满棋子豆的蓝布兜,沉甸甸的。外婆挪着碎步用布满老茧的手拉着我,送我到巷口、又送到村口,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,时不时的用衣袖擦擦眼角,那一双不舍和怜惜的眼睛总是噙满泪水。临别时拉着我的手久久不肯松开,强忍着眼泪,哽咽着问我下次什么时候回家,好给我做爱吃的棋子豆……谁曾想,这竟是我与外婆最后的诀别。
时光荏苒,外婆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,我再也没有吃过如此质朴简单却充满异香的棋子豆。外婆的棋子豆,家乡的水土,家乡的面,这就是家的味道。这小小的棋子豆不仅仅是美味,更饱含着外婆沉甸甸的祝福与牵挂。
时过境迁,棋子豆已成为一种很普通的零食在街头巷尾售卖。今天的棋子豆已经变换出了多种做法,有油炸的、烤箱烤制的,其味道也随之多样化了,有麻辣味的、孜然味的。但味蕾告诉我总是缺了那么点味道……(薛丽红)